跳到主要內容

莊子精神與藝術的結合

人生即是藝術
一、     何謂藝術

        人類為生存需求製作器物,將技藝或才能適用於人類生活用途,而當這樣的做法,從原始無意識的行為,逐步地朝向有自覺意識的去製作、裝飾,將努力至於各方面,那麼便成為了文化,我們所稱之為「藝術」的活動、作品,辨識人類文化活動中的元素之一。


 (圖/Alice拍攝。

        此外,所謂「藝術」並不是局限於某一地點如劇院、博物館、展覽廳裡所展示之作品,而是源自於人類的生活周遭,能更表現出創作者的思想與情感,給予觀者審美的感受,觸發接觸者的經驗與情感。
        中國對於「藝術」一詞主要有三種解釋:(1)種植(2)技能(3)文采。[1]從上述三種解釋來看,大部分著重在技能面。藉由技能的純熟精進,然後充分的發揮,達到一種審美的意義。


         但是,在中國這樣的意義並沒有在古代得到一個完整的詮釋與發揮,而是在技能面上去詮釋,未將「藝術」放在審美的觀點上去觀看,而莊子亦是將藝術擺在技能意義上去討論。


「藝術若要取得自身獨立崇高的價值,便必須脫離實用技術的層次,而將它界定在審美的次,並且將『美』從『善』的附庸地位提升出來。」[2]



        當人類不再只是以實用性質為目的的去製造器物、進行活動,而是以「美」的感官需求為出發點製成作品,那麼就逐漸形成一種藝術。


         此外,「善」也成為藝術的目的之一。亞里斯多德認為「美是一種善」雖然「美」與「善」在定義上不同,前者是一種感覺所認識的完全,而後者則被賦予一種道德意義,然而,「美」與「善」是否存在著前因後果,又或者是說是兩者並存,並沒有ㄧ定的答案。

從中國藝術方面來看,沿襲著孔子的傳統,「美」同時具備著「善」是最高追求。「子謂《韶》:『盡美矣,又盡善也。』謂《武》:『盡美矣,未盡善也。』」[3]在這裡孔子賦予了樂曲除了美感以外,道德意義上的評價,有他自身從審美獲得的快感,亦有他對理想世界的追求與期待。

        上述所提及的「藝術」乃是從技術層面擴及到有意識的以「美」、「善」為目的的層面,大多有所指涉,諸如器物、舞蹈、樂曲、繪畫、文章等,是一客觀性的物質,而我們加以定義與討論。從剛剛的討論裡我們可以知道孔子對於「美」、「善」的追求,屬於儒家方面的藝術。然而,莊子所嚮往的藝術,正如同其思想,以一種超越對立、正與反的精神態度。

二、莊子基本藝術精神


        大多數的人會認為莊子反對藝術,這樣的想法是由於〈天道篇〉裡提及:「鐘鼓之音,羽旄之容,樂之末也。」然而,莊子並非是反對藝術本身,而是他對於藝術有著與世不同的看法,跳脫於物質性的客觀藝術作品、藝術活動,反對人為藝術。「莊子認為藝術的本質不在於物質客體的產品,而在於主體的精神心靈。」[4]他並未直接將「藝術」作為一個需要去分析手法、內涵、起源,或是給予正面、負面的批評,也不去談論「藝術」所帶來的效果與功用。流於物象而被世人所追捧的藝術作品,是莊子所排斥的。莊子所在意的乃是心靈層面上的自由,如何安頓人生,如何將自我重回自然的懷抱,逍遙自適。

        顏崑陽先生認為,莊子的藝術精神具有「無目的性、主體性、境界性、自然性、絕對性」[5]

         無目的性即不以藝術當作藝術、人生手段服務於美的體驗、道德的追求,而是人生與藝術實為一體,沒有主客分別。無所為而無所不為呈現藝術性的人生;而主體性指的是超越成文規定的價值規範,著眼於純粹的生命主體,以最自然的的生命形式開展出與萬物合一的境界,而不給予生命價值任何的規範;境界性則指內在境界,純粹的由主體心靈展現,沒有指涉對象,而且依靠媒介也難以傳達;完全的自然性所指為主體心靈無為而自然,順應天地的本性與變化,無受拘束的自由。

        而這樣的境界不需要呈現在任何的藝術客體上,而是心靈純粹的展現時就已經具備了;最後是經驗絕對性,莊子破除美醜,消除正面肯定後而得到的相對面的結果。莊子所傳達的精神是並非概念理論所存在的絕對之美,仍以內在的純粹主體心靈為理想。

         莊子注重主體心靈,他的藝術並非有所指涉對象,也不對現有藝術有其他理論性的討論。他所批評的藝術,乃是指侷限、規範人的自由,限制心靈的藝術。「若一汝志,無聽之以耳,而聽之以心;無聽之以心,而聽之以氣。耳止於聽,心止於符。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。唯道集虛。虛者,心齋也。」[6]

        心齋能使人通達無礙,用純粹而一的心領會不得不然的道理。透過心齋,讓內心達到純一的狀態,展現自然且無拘束的自由,而由此身心靈可因此舒展,將生命長得更加圓滿,心神無所限制的遨遊,消弭對立的偏執與名利的追求。當此時,人生即是一種藝術,不需要用人為的方式展現在客體上。

三、     中國繪畫與莊子精神的結合


         莊子的藝術融合於人生,反對人為的藝術,在著作裡提及的藝術僅限於技藝層面上的批評。然而,其藝術精神實際上是融合於他安頓人生的追求,他的思想本身就隱含著一種人生即是藝術的精神態度。老子與莊子並未將思想放置於藝術的實踐與理論的建構,但後世卻將其精神當作藝術的最高境界,創作手法與理念受到了莊子的啟發。中國文學與繪畫上以此精神創作為數不少,在此我們將著重於中國繪畫受到老莊啟發來探討。

        魏晉時期受到老莊的影響,許多文人名士暢談玄學,面對混亂的局勢與官場,他們將身心靈轉移到山水之中。莊子以自然萬物為寓言故事的素材,其思想在於心靈自由的開展,順應自然之理,萬物齊一。這樣的精神很自然的使人們將思想與身邊的山水結合,寄情於此。於是山水畫便在此一時期萌芽,五代時期開始成熟發展。

         劉宋時期宗炳提出「澄懷味象」。「所謂『澄懷』就是莊子所講的『心齋』,而『味象』即是對藝術客體的關照。」[7]也就是關於主客體之間的審美。此外,在北宋時期山水畫的興盛也和當時古文運動、皇室的提倡有關,在以文治國的時代下,加上當時文壇的復古行動,不僅是文學有所進展,在繪畫上也開始有不少的文人將自己的情感與思想傾注在畫裡面,文人畫由此興起。而山水畫所繪畫出的已經不僅僅是觀賞用途的山川美景,而是一個可以用來將人生撫慰,獲得心靈自由舒展的山水。「山水畫的價值就不只是『可行、可望』的層次而已,而必須是『可居、可游』的境界」[8],「可居可游」所指並非人真的能以肉身在畫中居住遊走那樣,而是指心靈能夠寄託於畫中,在畫中逍遙而居。

        這種「可居可游」的理想被認為是最能將莊子藝術精神展現的境界。在中國山水畫之中,山的繪畫手法有「三遠」:高遠、平遠、深遠。「只有具備『遠』的意境的山水畫作才能在精神上予人以「游」的想像空間。」[9]這種漸層手法,以及畫面上適當的留白,給予人有限與無限之間的想像,「有」和「無」,「虛」和「實」的對立是莊子所欲消彌,而當這些元素放置於同一平面上時,便將此齊一。創作者與觀賞者的目光與思緒,便隨著山水畫的構圖將自我心靈舒展開來,達到萬物與我唯一的悠遠境界。
    

四、     結論


        藝術乃是人為有意識的製作,除了達到「美」的感官享受,有時候也為了達到人生道德完整的「善」的追求。以儒家而言,孔子所追求的藝術便是美感與道德意義的兼備。然而,莊子卻是以心靈主體的開展為其藝術精神,他不針對特定客體,也不贊同人為的藝術活動。莊子的人生即是藝術,在心靈排除雜率,純粹齊一心志時,便是一種藝術的展現,不需要刻意的表現在任何物質客體上。雖然老莊並未追求藝術,但他們的思想卻對中國山水畫造成影響,開展出以安頓人心為目的藝術創作。

引用書目

  • 顏崑陽:《莊子藝術精神析論》(臺北:華正書局有限公司,2005年)
  • 顏崑陽:〈無所爲而藝術-論莊子藝術精神之無目的性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108期。
  • 王叔岷:《莊子校詮》(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,1988年)。
  • 謝宗榮:〈「人自然化」與「自然人化」的循環互動(下莊子藝術精神在山水畫中的體現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250期(1996年)

[1]顏崑陽:《莊子藝術精神析論》(臺北:華正書局有限公司,2005年)。頁40-41
[2]同前註,頁47
[3]傅佩榮《解讀論語》頁68
[4]顏崑陽:《莊子藝術精神析論》(臺北:華正書局有限公司,2005年)。頁2
[5]顏崑陽:〈無所爲而藝術-論莊子藝術精神之無目的性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108期(1984年),49
[6]王叔岷:《莊子校詮》(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,1988年)。頁130
[7]謝宗榮:〈「人自然化」與「自然人化」的循環互動(下)莊子藝術精神在山水畫中的體現〉,《鵝湖月刊》第250期(1996年),頁50
[8]同前註,頁51
[9]同前註,頁52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天空的贈禮!「五分山氣象雷達站」賞夕景

「我們去看夕陽!五分山那邊的夕陽真的有夠水!」爸爸像是擁有了這片美景,向我們驕傲的稱讚著。 那日上午,全家人先獨自到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遊了一圈,下午與其他長輩們在九千代享用午餐。回程的路上,我始終惦記著宜蘭的海景,希望爸爸沿著濱海公路一路開車返家。 看著大海,心就會變得很明朗。浪拍打沿岸,海蝕平台上有人取景拍照,但更多的是老練的釣客。我坐在車裡,看窗外海天一線,龜山島距離好近,心都定格在小小的島嶼之上。 爸爸愛山,沒多久他就轉換路線,向著群山前進,我也與大海暫別。他說五分山的夕陽非常的美,到了山上我可以盡情的拍照。銀色休旅車在蜿蜒的山路上,一圈又一圈行駛,海拔由低漸高,景物愈縮愈小,我竟有種自己在搭乘摩天輪的錯覺。 (圖/Alice拍攝,下同。) 將車停好,像是月球般的氣象雷達站格外引人注目,但那不是目的地,因為我們還要一步一步的經由階梯,才能到達賞夕陽的絕佳位置。 一到達山頂上的涼亭,那兒已經架了一整排的攝影器材,不少人都等著用最好的設備記錄太陽落下時的絢爛。那日風很大,有一絲絲細雨,但仍見太陽,突然有人大喊:「看!有彩虹!」我轉身一望來時路,天空有道彩虹,讓人心感雀躍。 把彩虹的模樣牢記在心後,我們再度轉身望向太陽西沉之處,滿天的雲彩變化萬千,色彩斑斕,正如同宋代鈞窯燒出的成品,釉色青中帶紅,但是更佳澄澈光明。 再往別的方向看去,港灣附近的燈火若隱若現,很有人情的味道 我以為那就是落日之美,然而在那群陌生的攝影師阿姨、叔叔們熱情的談話裡,得知落日是看不到了,可是雲千變萬化的型態,卻也很不錯。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,氣溫也漸漸變低。正想著是否該下山回家時,又聽見一陣窸窸窣窣的討論、驚嘆聲。 「牠也很會享受生活誒,坐在這裡看夕陽。」 一隻猴子正坐在剛剛的最佳觀景位置,瀟灑看日落,而我們在牠背後議論紛紛。我覺得這隻猴子一定是了解生命的,牠知道什麼是自由,而牠隨時都能在這片大地裡用最自然的模樣生活。 臨別之際,我拍了山邊不知名的草,心中浮現的是這段話——日出日落,然後生長。 爸爸打開車燈,將不算太暗的視野照亮,照著原本蜿蜒的山路緩緩開往回家的路。路上我在想,到底是我們接受了一番大自然的贈禮。

擁抱山林 慢活「明池、棲蘭」讓光和綠意觸碰都市魂

’‘明池九月初,光和綠意碰觸都市心靈‘’ (圖/Alice攝影) 高中到訪過這片山林,但未進入明池森林遊樂區,即便如此當時我還是覺得好興奮,因為在2014年,明池曾作為偶像劇取景背景之一。 當年我想著片中主角群們騎著摩托車,上山尋找傳說中的寶藏,復古又熱血的青春模樣,讓我對這片山林產生對未來大學生活的期待。一直以來,我都有這樣的憧憬,與摯友們一起在這裡度過短暫與世隔絕的一日,三五好友對著神木許下心願。 2019年9月初再訪明池,一樣是和家人。不同以往,這次我們預先排好行程,打算在明池森林遊樂區好好的感受它的靜謐。 事實上,沿途的山景就已經足夠讓人欣喜,尤其是山風清涼,把都市裡的炎熱給吹散。到達目的地後,明池特色的樹木群印入眼簾,漫步在大道上,腳步變得相當輕快。 我的心中有塊寧靜溫柔的森林,山景對我來說不算陌生,但每進入真實的山中,其實還是會對大自然產生敬畏之心,從而感到陌生。這片陌生山林凝結成日常片段,倒像是從這看見那個曾想棲留的無人之地。 進入遊樂園區,明池湖照映群山,枯木豎立,鴨群愜意遊水,涼亭傳來小提琴的旋律,雅緻的氛圍的確讓人放鬆。走在山林間,天光偶爾落在陰暗的石階、草地、樹木上,看起來像聚光燈一樣,把一個小小的世界給照亮。 往靜石園庭的指示走,不久便走到庭園之中。這座庭園融合中式日式兩種風格,每個格局皆有詩意之名,有它背後想傳達的深厚意涵。不過最吸引我的大概是日本園林常見的枯山水,細白砂石為「水」,石塊為「山」,仿造出山水小世界於園林之中,寧靜的能量始終讓人想好好的坐在那,閉上雙眼感受山風,聆聽鳥鳴。 山裡的天氣瞬息萬變,原先的陽光已經被雲遮住,天飄起微雨。一家人慢慢走向停車場,準備驅車前往住宿的小木屋。住宿方面,雖然沒能訂到明池山莊,但我們仍幸運的在棲蘭山莊訂到一間簡樸的小木屋。 行駛在山裡的道路上,霧氣漸濃,幾乎快要看不見四周的景象。那時候我想到了〈大霧〉這首歌,忽然覺得在霧中其實可以讓自己自由的伸展,將自己與外在隔絕,盡情的手足舞蹈。 霧慢慢散開,到達棲蘭時已經接近傍晚,彩虹又高高的在天空上向大家招手。 花了點時間在小木屋裡打點行囊,安頓下來沒過多久天就黑了,夜裡的山其實有些可怕。那時候我想,在這深山裡應該看得到滿天

書寫時代群像歷久不衰:台灣文學世界的「壓迫和反抗」

  警察變成公敵 台灣小說在日治時期的發展上,前期創作主題多反應人民對日本政府的抵抗,將日本人視為外來者,展現民族之間的衝突。 文學創作中,作家觀察整個環境,將大時代裡種種生命百態,重新塑造出一個足以代表「台灣」的「反抗者」,以及足以代表「日本」的「壓迫者」,再現當時的社會情況。 「反抗」與「壓迫者」的角色不分種族國籍,雖然殖民主義扮演關鍵角色,但資本家的貪婪則催生更多剝削的問題,使人民苦不堪言。 1920 、 1930 年代盛行的無產階級文學,則從另一個角度觀察,以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為核心,以「群體反抗」為訴求。那麼楊逵〈送報伕〉、賴和〈一桿稱仔〉兩篇短篇小說,是如何展現「反抗者」與「壓迫者」面貌的面貌,並且藉由訴求設定的不同,同時達到揭露不公不義,為社會發聲的功能呢?    (示意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。) 反抗者:楊君、秦得參 首先,人民之所以會反抗,製糖的利益衝突是其中之一。會社強收土地,業主增加租聲(田租),農民無法掌握土地使用的自主權,所得亦被嚴重瓜分,再加上法律不再成為人民保障,而成為搜刮民脂民膏的幫兇,種種原因造成人民起身討伐。 〈送報伕〉楊君和〈一桿稱仔〉秦得參雖然同樣因窮困所苦,但是他們反抗的手法不同:楊君在日本受到了知識分子啟發,決定回到台灣一展所學,在對抗的道路上持續前進,激起讀者心中一把希望之火;相反的,秦得參以死對抗壓迫者,剛烈且淒涼的結尾,則讓讀者從心中生出憤慨,覺察面對不公不義要起身反抗。 〈送報伕〉    悲憤後燃起希望 楊逵筆下的〈送報伕〉透過留學生楊君親身閱歷日本、台灣勞工共同面臨的困境。在人物的塑造上,楊逵花了很多細節去鋪排楊君和日本同事所遭受到的不公,並在與日人好友田中、佐藤的互動中體會到好人和壞人的界線並非以國籍去劃分——真正的壓迫者實際上是以雄厚勢力壓榨勞工的資本家,而這是不分種族國界的。 台灣在日治時期,社會風氣仍屬保守,現代化思想主要藉由知識份子傳播,透過團體組織、發起抗爭和公開演講等社會運動傳遞新知和訴求。 「能夠拯救村子底人們的時候才回來罷。」 楊君母親的交代儼然成為作者楊逵所要傳達的聲音。楊君受過教育且有「爭取勞工權益」的思想啟發,這使得結尾乘船返鄉的安排,為台灣的困境帶來希望。 在楊逵的筆下,楊君不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