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徒步魔幻「西門町」 華美場域的歡喜與哀愁

台北的樂園,觀光天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如果人生像一場戲,食衣住行,每個環節不能缺少,少了就不是人生,那麼西門町是個大舞台,完備且華麗,足夠製造噱頭,所有的資源都全力的宣傳,霓虹看板,強力放送的話筒,主打華美的袍,爬滿蚤子,人人都是主角。

那六號出口彷彿結界一般,走進就是另一個時空,陳舊裡又佈滿現代的痕跡,這裡的人奮力地笑著,奮力地觀光,奮力地叫賣,奮力地生存,然後他會對你說「可以跟我說一聲加油嗎?」企圖把你留下,一條直直的路,人潮擁擠,形形色色的景象映入眼簾,很多時候都是順著擁擠走,偶爾逆行或駐足。

等待的人們在六號出口前的廣場,一窩一窩或是形單影隻,大多眼色茫然,如同遊戲裡的NPC,一經叫喚便有了生命。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擁有存在的目的,遊戲、流浪或生計,演著人生,從白日到黑夜,如火燒,又如殘灰。

歷史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創造著,美食、美妝、電影、服飾,所有的一切不斷跟隨時代更新,建築一天天更老了,也一點點的更新。戲院的整修與保存都是重要的呀!西門大戲院裡的強檔永不停歇,參演的人數有一天可能少了,但只當是演員老了,還會有新的角色加入。

捷運車廂步出後,一團擁擠把人直沖上流動的手扶。聲音沸騰還有不間斷如鳥的刷卡聲,於是抬頭,已到了捷運的出口,樂園的入口。
   ▲捷運車廂步出後,一團擁擠把人直沖上流動的手扶。聲音沸騰還有不間斷如鳥的刷卡聲,於是    抬頭,已到了捷運的出口,樂園的入口。(圖/Alice拍攝,下同。)


   ▲一人一個位子,多麼剛好,多麼適合坐著看廣場上的人們,演著日常。評審交頭接耳,隔空討論。深受感動的人抬頭轉身,無感的人,依舊背對,低頭。


   ▲西門舞台上每日五點之後的要角。每個人都敬業的穿上戲服,繽紛如花,永不凋謝。一代永遠有一代人,排著青春的劇。

   ▲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啊,慕名而來。越來越多,越來越多,好像這裡演著一場關於租界區的故事。

   ▲這裡的內涵,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懂得?是文學家不懂得再現世界的真實,還是一切都是虛無的編造?人們還是走了,沒看見了。

   ▲誠品走後,H&M。外表已變,不變的是他留住人躺下的本質,好似溫柔的提供華麗的櫥窗,抓住街頭徘徊的夢囈。

   ▲現代都市霓虹裡的穿越,月老華麗牽線。有點復古的,三輪車,淑女熱線,男士熱線。

   ▲賣出一張,餬口;購得一張,做夢。

   ▲用玩偶組成的小世界,該是孩子們最棒的天堂。睡得像個孩子吧,在現實裡夢一場溫柔。

   ▲演員們請往右直走,化妝間在那裡。


寫於2016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天空的贈禮!「五分山氣象雷達站」賞夕景

「我們去看夕陽!五分山那邊的夕陽真的有夠水!」爸爸像是擁有了這片美景,向我們驕傲的稱讚著。 那日上午,全家人先獨自到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遊了一圈,下午與其他長輩們在九千代享用午餐。回程的路上,我始終惦記著宜蘭的海景,希望爸爸沿著濱海公路一路開車返家。 看著大海,心就會變得很明朗。浪拍打沿岸,海蝕平台上有人取景拍照,但更多的是老練的釣客。我坐在車裡,看窗外海天一線,龜山島距離好近,心都定格在小小的島嶼之上。 爸爸愛山,沒多久他就轉換路線,向著群山前進,我也與大海暫別。他說五分山的夕陽非常的美,到了山上我可以盡情的拍照。銀色休旅車在蜿蜒的山路上,一圈又一圈行駛,海拔由低漸高,景物愈縮愈小,我竟有種自己在搭乘摩天輪的錯覺。 (圖/Alice拍攝,下同。) 將車停好,像是月球般的氣象雷達站格外引人注目,但那不是目的地,因為我們還要一步一步的經由階梯,才能到達賞夕陽的絕佳位置。 一到達山頂上的涼亭,那兒已經架了一整排的攝影器材,不少人都等著用最好的設備記錄太陽落下時的絢爛。那日風很大,有一絲絲細雨,但仍見太陽,突然有人大喊:「看!有彩虹!」我轉身一望來時路,天空有道彩虹,讓人心感雀躍。 把彩虹的模樣牢記在心後,我們再度轉身望向太陽西沉之處,滿天的雲彩變化萬千,色彩斑斕,正如同宋代鈞窯燒出的成品,釉色青中帶紅,但是更佳澄澈光明。 再往別的方向看去,港灣附近的燈火若隱若現,很有人情的味道 我以為那就是落日之美,然而在那群陌生的攝影師阿姨、叔叔們熱情的談話裡,得知落日是看不到了,可是雲千變萬化的型態,卻也很不錯。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,氣溫也漸漸變低。正想著是否該下山回家時,又聽見一陣窸窸窣窣的討論、驚嘆聲。 「牠也很會享受生活誒,坐在這裡看夕陽。」 一隻猴子正坐在剛剛的最佳觀景位置,瀟灑看日落,而我們在牠背後議論紛紛。我覺得這隻猴子一定是了解生命的,牠知道什麼是自由,而牠隨時都能在這片大地裡用最自然的模樣生活。 臨別之際,我拍了山邊不知名的草,心中浮現的是這段話——日出日落,然後生長。 爸爸打開車燈,將不算太暗的視野照亮,照著原本蜿蜒的山路緩緩開往回家的路。路上我在想,到底是我們接受了一番大自然的贈禮。

踩著天鵝船向「微笑月亮」前進吧!

(圖/Alice拍攝) 幾米的作品我看的不多,最先接觸的都是電影改編後的版本,如《向左走·向右走》、《星空》。當時未看過這兩部電影的原著,但在媒體的報導之下,我知道幾米的創作風格是溫柔的。 大一時《向左走·向右走》的音樂舞台劇開始演出,我開心的想購票觀看,卻常因行動力不足而作罷。 約莫兩年前我短暫的愛好拼圖,在雷諾瓦拼圖店裡流連,第一幅買的就是幾米的《照相本子·生日快樂》,再來是梵谷《星夜》,最後我又買了《微笑月亮·月亮出來了》,三幅作品全有幾米對心靈慰藉的觀照。 經歷不少鋪墊,精挑細選,年初我才買了第一本幾米繪本《地下鐵》,完整的感受繪本所帶來的感動。 2019 年十月中旬,我與友人踩著天鵝船朝著微笑月亮前進,過程有些艱辛,因為我們常隨著水流擺盪,或是往別的方向航行,大喊,這就像是人生啊!那時我們在黑漆漆的水上踩著船,一邊拿手機錄影,講了許多屁話(笑)。   我在船上拿出相機拍攝,總拍不出個所以然,後來登上陸地,往人群聚集之處,才好好的看見微笑月亮的美麗,然後按下快門,拍出它的正面模樣。 在水面上消耗了不少體力,看了月亮的背面和側面,上岸後又見了正面,想想我們雖然很累,但把月亮的完整面貌都看了一遍,其實還是很療癒的(?)